成本监审作为价格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确保价格合理、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。在成本监审的过程中,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合法性方面
1. 监审依据:成本监审工作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》、《企业会计准则—基本准则》等。监审人员需熟悉这些法律法规,确保监审工作合法合规。
2. 费用合规:在成本监审过程中,应严格审查企业所列支的费用是否合规,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。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费用,应坚决剔除。
二、合理性方面
1. 技术经济指标:在成本监审中,要关注企业所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否合理、是否符合行业标准或社会公允水平。对于明显偏离行业平均水平或社会公允水平的指标,应要求企业进行调整。
2. 成本结构:分析企业成本结构,关注各项成本占比,判断成本结构是否合理。对于不合理的成本结构,应要求企业进行优化调整。
三、相关性方面
1. 成本相关性:成本监审应关注企业所列支的成本是否与供热经营过程相关。对于与供热经营过程无关的费用,如非生产性支出、赞助费用等,应坚决剔除。
2. 成本归集与分配:审查企业成本归集与分配方法是否合理,是否存在多计、少计、错计等现象。对于成本归集与分配方法不合理的企业,应要求其进行整改。
四、权责发生制原则
1. 当期成本确认:成本监审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,确保当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得到合理确认。对于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费用,应计入当期成本;对于已支付但不属于当期成本的费用,应予以剔除。
2. 阶段性成本:在监审过程中,要关注企业是否存在将不属于监审期间的成本计入当期成本的情况。对于跨年度项目,应合理划分成本归属期,确保成本监审的准确性。
五、成本监审程序
1. 经营者报送成本资料:要求企业按照规定及时、完整、准确地报送成本资料。监审人员要对企业报送的成本资料进行认真审查,确保其真实、合法、合规。
2. 成本监审机构初审:成本监审机构对企业报送的成本资料进行初审,对存在的问题要求企业进行说明或补充材料。
3. 成本监审机构审核:成本监审机构对企业成本进行详细审核,对企业成本核算方法、成本真实性、合规性等进行审查。
4. 出具成本审核结论报告:根据成本监审结果,出具成本审核结论报告,为企业定价提供依据。
六、成本监审人员素质与独立性
1. 人员素质:成本监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,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,以确保监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。
2. 独立性:成本监审工作应保持独立性,避免受到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。监审人员要严守职业道德,保持公正、客观、中立的态度。
综上所述,在成本监审过程中,需要关注合法性、合理性、相关性、权责发生制原则、成本监审程序以及成本监审人员素质与独立性等方面。只有全面关注这些方面,才能确保成本监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,为政府定价提供科学、合理的依据。
各类薪酬报告
细分行业领域
覆盖城市地区
累计下载次数